华西证券(002926)发布研究报告称,工信部等八部门发文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有助于推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的完善,并有望在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基础设施建设、新技术新模式应用、政策标准法规完善等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为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拓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新能源汽车国补退坡的背景下,相关政策的出台有望提振市场信心,带动产业链整体向好发展。
(资料图片)
华西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政策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水平提升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的主要目标包括:
1)车辆电动化水平大幅提高。试点领域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显著提高,其中城市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领域力争达到80%。
2)充换电服务体系保障有力。建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新增公共充电桩(标准桩)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标准车)比例力争达到1:1,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车位占比预期不低于小型停车位的10%,形成一批典型的综合能源服务示范站。
3)新技术新模式创新应用。建立健全适应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的智能交通系统、绿色能源供给系统、新型信息通信网络体系,实现新能源汽车与电网高效互动,与交通、通信等领域融合发展。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快速换电等新技术应用有效扩大,车网融合等新技术得到充分验证。
该行认为,
1)工信部等八部门发文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有助于推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的完善,并有望在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基础设施建设、新技术新模式应用、政策标准法规完善等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为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拓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新能源汽车国补退坡的背景下,相关政策的出台有望提振市场信心,带动产业链整体向好发展。
2)此外,充换电设施在政策驱动下将实现快速配套,为新能源汽车的深度渗透提供有力基础支撑。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2022年1-1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新增259.3万台,同比增加176.9%,车桩增量比为2.7:1,与2021年同期的车桩增量比为3.7:1相比,实现快速的提升,未来在“新增公共充电桩(标准桩)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标准车)比例力争达到1:1”的目标下,充换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望持续完善。
国内多家车企公布1月电动车销量
据各公司官方披露,2023年1月:
比亚迪(002594):共交付151,341辆,同环比分别增长62%、下滑36%。
蔚来:共交付8,506辆,同环比分别下滑12%、46%。
小鹏:共交付5,218辆,同环比分别下滑60%、54%。
理想:共交付15,141辆,同环比分别增长23%、下滑29%。
哪吒:共交付6,016辆,同环比分别下滑45%、23%。
零跑:共交付1,139辆,同环比分别下滑86%、87%。
广汽埃安:共交付10,206辆,同环比分别下滑36%、66%。
极氪:共交付3,116辆,同环比分别下滑12%、73%。
该行认为,受到春节假期以及淡季等的影响,2023年1月,国内部分车企电动车交付量同环比有所下滑,但比亚迪、理想交付量同比逆势攀升。根据乘联会预测,1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销量36.0万辆,同比增长1.8%,渗透率约26.5%。短期来看,随着假期等影响消退叠加相关政策的出台,电动车销量预期有望回暖。中长期看,原材料价格回归以及优质供给的增加推动电动车性价比不断提升,国内将进入电动化加速渗透阶段,渗透率提高的空间仍较为广阔,有望不断带动中上游需求增长,中长期高成长性不变。
投资建议:
国内新能源汽车完成认知度和接受度提升的初级阶段,在驱动力由政策端向市场端逐步转变的过程中,新能源汽车进入加速渗透阶段。海外电动化决心明确,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实现共振。技术革新为推动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有望带来性能、成本、安全性等多方位的提高。持续看好积极拥抱新技术和竞争优势显著/格局优化的两条投资主线。具体包括:
复合集流体:具备成本、能量密度、安全性等多方面的优势,设备端、电池端、材料端共同发力,持续推动产业化应用,关键设备、工艺和材料端需求有望提升。
钠离子电池:技术日趋成熟,有望在储能、低速车等领域实现率先应用,具备相关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集流体、壳体以及电池端技术、产品、产能布局的企业有望获得增量市场。
快充:需求持续提升,有望带动负极材料、CNT导电剂等相关材料技术迭代以及需求提升。
长续航以及高能量密度需求下,三元材料高镍化、高电压化、单晶化,硅负极、导电剂以及新型锂盐等需求扩大。
制造工艺、电池结构、化学材料等多个方面的技术升级,带来包括电池端在内的多环节机遇,具备技术领先优势的企业将加固自身护城河。
竞争格局清晰,具备较强的护城河标的;技术路线明确,拥有迭代逻辑较强产品的厂商;自身技术、业务实力不断增强,多元化布局带来更多亮点的优质企业。
具备国际化供应实力的厂商更加受益于全球电动化发展。
上游原材料端价格回归有望带动中游电池端的盈利修复。
龙头高成长、高确定性机会,特斯拉、比亚迪及新势力等车企以及宁德时代(300750)、LG化学等动力电池供应链。
在行业快速增长趋势下,自身优势增强推动业绩有望实现超预期表现的二线标的。
产能加速布局有望显著受益行业需求快速增长的相关标的。
在政策支持下,有望快速发展的氢能源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环节。
储能、两轮车等具备结构性机遇的细分环节,以及持续完善的充换电设施环节。
受益标的:宁德时代(300750.SZ)、璞泰来(603659)(603659.SH)、天奈科技(688116.SH)、宝明科技(002992)(002992.SZ)、鼎胜新材(603876)(603876.SH)、万顺新材(300057)(300057.SZ)、胜利精密(002426)(002426.SZ)、亿纬锂能(300014)(300014.SZ)、当升科技(300073)(300073.SZ)、绿能慧充(600212)(600212.SH)等。